数据交易中心上市公司用大数据助力产业发展,助力企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数据交易中心上市公司用大数据助力产业发展,助力企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交易所在2017年就开通了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供给效率、提升发展空间的服务生态圈。数据交易所方面,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产业企业发布数据交易系统,分布于政府、中央、能源等基础设施、电力、交通运输、水利等国民经济大数据,涵盖了期货、期权、场内、场外交易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数据交易所作为期货市场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高度关联。截至目前,在开展大数据交易所服务产业发展的资金总量超过70亿元,其中在财政收入、信贷、产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实现正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PPI值(CPI)为2.7%,同比下降0.4%。我国PPI-CPI剪刀差连续8个月收窄,已连续10个月处于“通缩”区间,市场普遍预期PPI在2017年全年将出现探底回升。
华创证券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俊认为,2016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基本面与PPI-CPI剪刀差出现持续走阔,PPI与CPI剪刀差持续扩大。当前我国物价仍处于历史低位,如果PPI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出现持续大幅上涨,PPI和CPI剪刀差有望继续走扩。
农产品板块表现亮眼
农产品指数大幅攀升
菜粕主力合约盘中创出新高,截至收盘涨4.06%,报2615元/吨,盘中最高涨至3067元/吨,创下今年2月14日以来新高。
《粮油市场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至今,菜粕主力合约价格累计涨幅超过6成。从行业上看,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消费者服务等多个领域,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周期变化影响,菜粕价格与国内玉米价格、大豆压榨、菜籽油压榨等多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息息相关,但二者作为可替代的营养物质和菜籽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在生物能源替代、粮食安全等多方面均存在重要的影响。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是影响菜粕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全球经济体对食品价格的预期过于乐观,同时中国国内对食品原材料价格的控制力较弱,菜粕需求将受到抑制。”有分析人士表示,国内市场上优质蛋白菜粕的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国内菜粕市场具有天然的贸易市场,而菜粕价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菜粕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饲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饲料业总产值要达到500亿元,其中水产饲料占比要达到35%以上,到2025年水产料占比达到70%以上。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