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利好哪些行业?探索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潜在影响
央行降准利好哪些行业?探索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潜在影响
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降准利好哪些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了较为充足的流动性。但降低融资成本的窗口并未关闭,不意味着实体经济未来出现流动性风险。此外,此次降准不代表央行变相降准。央行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
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央行变相降准?明明认为,央行变相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央行将继续履行流动性支持政策。央行的降准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成本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此次降准对于债市来说,主要是缓解企业融资成本的问题,而且这种降低资金成本方式不会改变银行的盈利能力。”明明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降准释放的资金不仅是“麻辣粉”,更具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从2020年年中以来,央行采取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总基调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温彬指出,在全面降准、结构性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下,经济增速放缓,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综合看,降准与“两头在外”、银行理财、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长期有关的流动性需求,对利率水平的上行形成制约。
展望未来,张文峰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仍将发挥。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恢复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降准效果将较为明显,预计2021年的全年货币政策延续宽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基础货币,降准可以为企业和居民购买短期有价证券提供融资渠道。当前,宏观政策以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改善市场预期为导向,稳增长将成为经济发展主基调。
7月2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要继续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增强经济增长潜力,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当前,针对房地产市场仍保持一定的下行压力,也需要政策的支持。付凌晖表示,这需要更多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进一步降准降息、再贷款等工具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