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上海碳交易中心的碳交易情况及其影响
深度解析上海碳交易中心的碳交易情况及其影响。
碳交易中心首次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国累计建成了93亿吨级绿色碳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服务全球70%以上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一方面为中国企业减排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为中国碳市场建设添砖加瓦,助力中国碳市场发展。
中国碳市场具有全球性、全球性、中长期性、可持续的特点,能够创造充裕的发展动力,在2021年第四季度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碳达峰行动方案》,我们看好上海碳交易中心加快发展。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和投资前景】
今年9月,上海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上海正式发布《上海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报告(2021)》,实现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对接全国碳市场。这标志着我国碳市场体系正在建立。上海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未来将从推进到走向全面、更加稳固的市场化程度,将推动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的快速纳入及落实,相关标准的进一步统一,对于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致力于推动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的加速对接,助力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的有序对接,满足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投资价值。上海碳交易中心实现了“双碳”目标,截至9月30日,全系统共计核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成交量24.06亿元,同比增长78.98%,位居全国碳市场首位,社会总规模已超过1.7万亿元。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引下,上海将积极推动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的快速对接,促进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的有序对接,完善碳市场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深入推进金融、股权等市场建设,加速推进注册制改革。二是加快完善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市场布局国际化品种,加快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金融领域重点发展金融科技、应用和服务
金融领域重点发展金融科技、数据科技和金融期货,对内是碳中和,对外是重点发展金融科技、应用和服务。重点领域重点发展债券市场、指数期货和资产支持证券市场,支持保险市场健康发展。支持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金融机构。
支持生物能源、绿色金融和新能源汽车
对于上海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应立足自身特点,打造碳交易中心,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碳排放权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
政策是助力金融科技创新
事实上,碳排放权交易是党中央在顶层设计中提出的,有利于实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