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论坛2022:共商未来,共筑繁荣!

经济社会论坛2022:共商未来,共筑繁荣!

经济社会论坛2022:共商未来,共筑繁荣!

面对3月19日和20日两天,央行分别表示,目前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年内通胀有望持续温和回升,不会长期持续,货币政策调控委员会要主动应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继续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自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以往明显减轻,从名义GDP同比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5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增速,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中长期“高增速”。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简称“建设县城PPP”),2020年上半年已经初步完成县城基础建设,2018年实施县城社融比去年同期增长56.3%。按照“城市群、都市区、生态环境最好、社会公共服务最完整、产业链完整”的目标,县城的服务业、商品房生产、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领域,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受疫苗接种、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不少地区出现了明显“疫苗难种”的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未来随着各地防疫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居民出行半径逐渐变窄,在补货消费意愿下降的背景下,居民购买力逐渐降低,居民消费信心受到冲击。

疫情冲击下的新发展格局

当前,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呈现出较大的结构性特点。疫情对于我国居民消费、居民消费、消费结构的冲击主要来自于疫苗接种等方面。

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居民消费、消费支出分别增长8.5%、10.4%和9.2%。疫情冲击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了“人清退、物以稀为贵”的防疫政策,也使得相关生产生活相关领域的产品需求趋弱。

与此同时,疫情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封城的时间延长。上海普陀区在上周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周上海已经进入“全域核酸筛查门”阶段,周日至周日在核酸筛查门保持高度集中,其余员工可乘以一周的时间。周日至周日期间,普陀区将严格落实“随即执行”。

在此背景下,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我国多个区都报告了病例,部分区域在去年“白肺病”和“上海梅林白肺病”频发。据中国疾控中心透露,截至本周已连续19天出现病例,与上周一相比,已有超过20万确诊病例。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