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拟5月14日调整油价,消费者期待降价利好

发改委拟5月14日调整油价,消费者期待降价利好

发改委拟5月14日调整油价,消费者期待降价利好油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肯定也不会出台太大的单边减产的措施。一些分析人士称,中国目前的减产压力仍然很大,如果没有其他OPEC成员国那样的积极行动,油价可能还会维持弱势运行。

此外,虽然说中国此次的原油减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填补伊朗的供给缺口,但是近期伊朗原油的出口问题也凸显出这一点。

伊朗原油占全球原油供应的2%左右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的放缓,导致原油需求下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低。而在2016年11月,油价暴跌了40%,由于市场上的页岩油企业大量破产,原油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中国的原油储备水平不到80万桶,全球性的原油需求量在7年内减少了近一半。石油消耗依赖的地位越来越多,价格随之下跌。

但是从2014年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油价开始上涨,出现上涨。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了66%,而美国的原油价格上涨了21%。

原油市场的风险是上涨的,如果欧佩克的减产计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油价会有回落。此外,市场预期,一旦美国页岩油生产量达到全球需求量的70%以上,那么原油价格很可能会出现上涨。

另外,虽然欧佩克减产对全球油市影响并不大,但是相比需求端的影响,需求端的影响更大。

全球需求下降,欧佩克是减产的主要国家,当需求下降时,欧佩克不减产就没有需求,就会出现价格下滑。

这是因为,在需求下滑时,需求下降导致石油价格下跌。而在需求上,当石油价格下跌时,欧佩克会相应的进行减产,降低产量。

在一个商品市场中,当需求增加时,比如原油价格上涨,那么石油需求就会增加,而供给就会下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原油价格还会维持高位。当需求增加时,当石油价格下跌,那么石油价格就会跌,反之。

之前还有一个例子,油价下跌的时候,是因为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时候,很多产油国希望自己的石油价格要上涨。

而现在,由于石油需求量增加,而原油价格下跌,导致产油国希望减产,从而导致石油价格下降。

另外,有一个办法,就是为了缓解供给不足的压力。

石油开采成本是每吨10000元,其中的1%是石油开采费用,那么,开采成本就是:1%-2%=2000元。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价格上涨了,就有利于石油开采。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