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成交量不低于1000股,创历史新高

大宗交易成交量不低于1000股,创历史新高

大宗交易成交量不低于1000股,创历史新高。当日集合竞价共成交20.4万股,成交额393亿元。其中,上午交易成交18.1万股,成交额3.2亿元。临近中午,两市合计成交量为380.86万股,成交金额2.45万亿元。

大宗交易金额大增,显示出券商对券商后市行情有较强看好。与此同时,中国结算将沪港通作为国内第一资本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沪港通的最终金额将达到18亿元,香港与深港通的资金“流向”将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证券报:近期券商参与大宗交易的情况如何?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券商参与大宗交易的情况较少。一方面,券商参与大宗交易的数量较多,另一方面,部分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参与交易数量较少。从整个大宗交易成交数据来看,整体上是上午有所增加,但整体上,参与交易的投资者较多。

统计显示,截至7月22日收盘,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7家券商累计成交金额为57.03亿元,大宗交易的数量、成交金额均为40.07亿元,合计成交额为20.37万亿元,分别占券商总成交额的12.83%、11.25%、14.69%。

陈雳认为,大宗交易的大增,有市场氛围因素在推动,包括:行业整体流动性相对宽松,新能源汽车整车下乡政策,疫情控制,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资本市场政策逐步发力。国内证券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行业资金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但从交易行为看,主要是套保和代客理财导致,如过去被严重高估的股票、基金、基金等散户资金,随着市场下跌,会趋于稳定,证券市场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长期发展。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大宗交易成交量有所上升,这也体现了投资者对大宗交易普遍看好。短期内大宗交易成交量及成交额将持续放大,大宗交易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将继续上升,有利于大宗交易发展。

从市场情况看,为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华泰证券分析师陆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宗交易将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大宗交易、期货交易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趋稳,更加有利于价值投资。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中长期来看,大宗交易的集中度仍然是监管重点关注的对象,未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相关公司加入到减持行列,同时上市公司也在选择减持。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