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2022年11月15日债券大跌引发投资者恐慌
市场震荡!2022年11月15日债券大跌引发投资者恐慌,债券大跌对于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有何影响?将何去何从?
“十年期国债期货和十年期国债期货”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11月16日上午举行的2022年第三期中期金融服务高级分析师论坛上,多位分析人士普遍向经济金融研究院、绿色经济建设领域看齐。
据记者了解,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少专家认为,其中既有基本面变化的影响,也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是货币政策温和,通过央行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逆周期调节,推动贷款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增强。
二是利率保持不变,降准或降息等总量政策工具效果显现,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本期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三是政策利率保持不变,是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
以下为近期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预期的汇总,及近期市场的风险偏好状况。
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
在宏观经济增速出现下行的同时,市场对于全年增长目标的需求也在增长。当前,市场对于全年增长目标也有所预期。对此,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如果经济增速继续下行,下半年GDP增速可能将有所放缓。这将意味着对全年增长预期的调整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今年以来,多个行业面临“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挑战,同时也给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了一种“需求收缩”的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对于基建和地产的需求将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基建投资增速、发电量等增速都有所下滑。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1-2月份经济数据中,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已经下滑至8.8%和7.4%,两年平均增速为7.9%。整体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对于经济的支撑仍然不小。
在管清友看来,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可能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随着全球“降息潮”的到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能源价格和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有利于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
管清友表示,目前国内主要的出口是对俄天然气的进口,对外依赖度较高。我国对于供应链和供应链的限制还存在,但是,在逐步化解产能过剩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改革出口来化解产能过剩。此外,随着中国对于绿色发展的投入,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未来的空间将持续扩大,国内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双碳的国家。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