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油菜子价格行情:探寻市场变化与用途
成都油菜子价格行情:探寻市场变化与用途
外盘价格波动是这两年以来菜籽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变化趋势,作为权威市场价格指导者,如何探究市场变化与需求变化,是我们为菜粕市场提供市场分析服务的重要课题。在这里,有色眼镜会看市场变化与需求变化,并对菜粕市场的价格变化进行预研,很大程度上就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服务。
油菜籽,生长周期长,供给量大,价格波动较小。目前我国菜籽产业的成本在8000—9500元/吨,因此生产、加工成本摆在那里,以油菜籽生产、加工为主体的利润非常微薄,种植、收获、销售几乎都依靠价格的波动,利润很低。
直接通过进口菜籽到岸价测算,现在我国进口油菜籽均价为2434元/吨,折合加工到榨油后的利润不到200元/吨。在国际油籽价格的大幅波动下,加工到榨油厂的利润瞬间被压缩殆尽,榨油企业经营状况变得十分艰难。
当前国际市场的波动是巨大的,加之国内菜籽原料价格波动,农民及消费者对菜粕市场的担忧日益增加。一旦内外价格联动,菜粕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油厂油菜籽压榨利润可观,但是我国油粕现货贸易价格以国外进口菜粕报价为主,进口菜籽价格波动对国内进口菜粕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大,也无法与之抗衡。
即使进口菜粕价格大涨,但是菜粕库存、压榨利润长期维持在近五年的较低水平,对进口油菜籽压榨企业影响较小。由于国内进口菜粕压榨利润仅为沿海地区现货平均价的5%,如果加上进口油菜籽价格的上涨,企业压榨利润很可能会被压缩至1000元/吨以内。
随着国内外水产养殖恢复,油厂压榨利润出现回升,但是并没有恢复至正常水平。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农业信息服务公司发布的周度报告,截至11月27日当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770.45美元/蒲式耳,连续两周处于负值。过去三周以来,美国大豆压榨利润已经从较低的水平大幅回升,至平均每蒲式耳1.3美元以上,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虽然大豆压榨利润环比下降,但是美豆库存依然在历史低位,这也说明国内的大豆供应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豆粕供应充足,但是需求却并没有好转。国内养殖业利润缩水至50年来的最低水平,养殖户对豆粕的补栏意愿并不高。由于国内的饲料供应紧张,今年1月豆粕的涨幅达到了100元/吨。而在去年11月,我国进口大豆达到473万吨,为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