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今日新闻:疫情防控新动向及经济复苏趋势引发关注

搜狐今日新闻:疫情防控新动向及经济复苏趋势引发关注

搜狐今日新闻:疫情防控新动向及经济复苏趋势引发关注

第一财经报道,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物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民生问题引发的市场风暴。在我国,疫情会影响哪些行业?与国际上的疫情相比,疫情发展更加迅速,严重的可能性也更高。疫情发展更加深入,更加具有挑战性。分析家认为,随着疫情形势更加严峻,经济复苏趋势明显。在疫情持续、生活成本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娱乐、互联网、汽车、汽车、家电等行业或将继续承压。

对比上一轮金融危机和2019年的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难发现,股市和疫情之前的表现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化。在疫情期间,由于基本面恶化、利率上升、监管宽松、货币政策收紧、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导致了全球流动性收紧,经济增速和盈利预期下行。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金融杠杆比例迅速上升,与此同时,美联储对股市的政策转向与中国的政策收紧形成了反差,信贷增长也出现放缓。而在此时,中国的国内货币政策明显收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也在减弱。

虽然,随着全球疫情趋稳、居民可支配收入恢复、汽车消费出现回升,以及政府加强财政支持,在政府支持下,中国GDP、出口和利润的增长会有所改善,但短期内,疫情的影响可能要持续较长的时间。

长期而言,在疫情尚未有效控制、政策继续紧缩、信用扩张的背景下,企业经营或仍面临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金融监管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压力,这对经济复苏的方向十分不利。这意味着,如果宏观政策的趋稳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企稳,对市场的悲观预期可能会增强。

资金流动性拐点即将到来

近期,央行对于资金面的关注从缓解企业融资难、不盲目抽贷、加大逆回购投放等角度向市场传递出呵护流动性的信号。

首先,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余额3519.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今年一季度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2万亿元,同比增长8.0%。

其次,央行强调,要遏制资产价格泡沫,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将继续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在政策引导下,我国GDP增速的逐季回升,居民收入增速也出现回升。在此背景下,中国债市仍将面临一定压力。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