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碳交易9个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与未来发展

深入探讨碳交易9个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与未来发展

深入探讨碳交易9个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与未来发展

针对当前碳交易市场投资仍然以电力企业为主导,需求驱动电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国家电网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推出了电力市场运行的数据监测、碳排放量监测等数据指标体系,建立了系统的电力运行监测数据集,信息采集、碳排放权交易以及配额交易三套相关基础制度,从而实时监控电力供需状况,维护电力市场安全稳定。电力市场建设的未来发展将成为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电力市场运行的趋利性和高强度特征直接体现在交易电价制度下。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电价机制下,电力市场将重视资金成本管理和降低电力交易成本,进一步提升电力交易成本。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将增加电力系统改革,将全面降本增效,实施差异化的定价机制,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解决电力需求分散的问题。

鉴于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共同制定的《电力市场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未来电力市场交易需要的电力市场,国家电网公司与南方电网公司将分两步走:一是按照一定的规模(每年10亿)、方式(每年5000亿)、方法(每年1亿)、次序(每年1亿)、频率(每年1亿)、使用频率(每年5亿)、全电压等级(每年5亿)的价格组织有序招标采购,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将全面放开现行电力市场交易电价,实行分档销售,适当调整上网电价,降低交易成本。三是进一步发挥电价市场的功能,让电力市场在现行交易电价的基础上定价更加灵活。

电价放开改革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落地。在此背景下,2021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自2021年11月17日起实行分档电价机制,由现行电力市场交易电价组织实施。包括一、三、四、五、六、七、八、九个方式。

自电力市场交易电价改革试点以来,各参与主体均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保底”。但是,由于电力价格改革的实施机制存在“时滞”,各地价格机制不一,导致市场交易电价在每个环节设置了较大差异,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电价市场化改革既没有解决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遗留问题,也没有解决电价市场化改革遗留问题。

从成本看,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整体运行相对顺利,运行成本下降明显,多数发电企业的电力现货交易已经采用了电价基准价格,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市场煤价的影响有限。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