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放缓:柴油涨价助推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放缓:柴油涨价助推通货膨胀:美国总统拜登预测,柴油价格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峰值。
1月14日,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汽油库存减少了904万桶,预估为减少74.6万桶。这显示汽油需求正在回升,在假期结束后,驾车出行开始复苏。
EIA数据显示,上周汽油库存减少99万桶,预估为增加129万桶,数据与前一周相比,汽油需求增加12.8万桶/日。
CPI连续4个月上升,汽油和柴油的涨幅超过了薪资上涨的影响。
2月中旬,在亚洲,东京,当地汽油价格出现上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宣布,将调高其消费者物价指数,迫使通胀率维持在令人不安的水平。这不仅是日本经济开始复苏的信号,也是日本通胀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在日本,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于通胀的担忧似乎正在起作用。对消费者来说,这并非好事。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亚太地区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价格上涨,但还无法消除能源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影响。在本周四的报告中,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涨幅比一年前的水平高出了18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们表示,商品价格上升将降低消费成本,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大宗商品。
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解释说,预计“韩国的出口价格上涨将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包括低收入家庭。”
(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
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收涨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国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收涨0.2个百分点,至62.5,创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纽约联储对5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的剔除,突显了供应链瓶颈问题,且低薪族企业无力就业,导致工业活动受挫。
与此同时,纽约联储工业指数和NAHB房产指数双双上涨,涨幅分别为0.7%和0.4%。
(美国制造业指数)
摩根士丹利制造业指数上涨,创近20年来最高水平,升幅为4月以来的最大。此前调查显示,上周美国全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4个月萎缩,但该指数此前一周创下了2009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四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显示,4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升7.5%,好于预期值6.8%和前值6%。通胀受抑,但此前的数据显示,由于商业成本增加,上月家庭支出下滑,可能会让消费支出承压。
高盛集团表示,消费者通胀将使消费支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低位,并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放缓。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