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碳交易:碳中和是什么意思?
解析碳交易:碳中和是什么意思?
“碳中和”是指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能源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广泛参与的能源和社会总需求,是一种政策或者“国家战略”。作为能源“指定”,油气、煤炭、镍等资源会出现脱销,势必造成能源“双杀”。要从源头上扭转这一局面,需要一定的手段,例如对煤炭减量和技术进步的调整。
“双杀”在哪?它其实是指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影响的主要矛盾。主要是,目前我国拥有1.5亿吨的煤炭产量,占全球产能的70%,原油、天然气、煤、核能等能源资源总量为8%,天然气产量为6%,风能等能源总量为6%。石油、天然气产量为4%,风能等能源总量为8%。
2021年,全球能源市场进入紧平衡状态。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能源安全保供,导致了能源总量和价格在能源安全和减排方面的平衡。全球在加快能源转型,推动能源效率提升,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煤炭、核能等能源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要在控制范围内构建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要实现能源使用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合理平衡,还要“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同时,还需要能源和供给方面的多方位共同配合。2021年,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占比下降,而天然气和核能等能源占比上升,这对整个能源市场形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双碳”目标下,能源供给总量将成为最大的制约。尽管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和产量增长较快,但可再生能源仍然占比高达47%,单位GDP能源消费量约2万亿元。要实现能源安全和能源强度的平衡,需要能源供给总量稳中有降,主动应对。
这一点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得到了一定体现。中国能源资源总量占比超过55%,天然气总量超过4万亿元,风能等能源总量超过6000亿元,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总量超过3万亿元。煤电、核电、风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量占比均超过50%。要实现能源安全保供,必须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要实现能源安全保供,需要按照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要求和规定,提高电力运行的弹性,以实现能源安全保供。
2021年,我国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化石能源占比由47.1%降至44.3%。展望2022年,我国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能源体系顶层设计,形成能源安全应急保障机制,统筹协调能源和社会各方,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