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支棉纱价格走势:行业变迁与市场趋势一览
16支棉纱价格走势:行业变迁与市场趋势一览16支棉纱价格走势
2017年1-11月份,行业市场仍处于增长期,但近两年和2016年的低谷期后,行业市场进入较平稳阶段,进入快速增长期,2月份整体呈现疲软的状态。
2015年1-11月份,行业市场出现大幅度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7.3%,涨幅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而销售额则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降幅比2015年降低3个百分点。1-11月份,行业市场形势维持低位,整体表现一般。
2017年1-11月份,行业市场行情延续下滑态势,从经济增长形势分析,在消费拉动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利好拉动下,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
但是,相比2016年,行业市场发展节奏正在向好,并在2016年增长势头加速,并有望达到6%。2016年,棉花市场行情再次出现爆发式增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19%,上市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棉花价格的快速上涨,让很多棉农切身感受到了种棉意愿的下降。
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下,纺织服装行业的价格进入上升期,棉农种棉积极性提高,随着企业种棉收益的增加,与种子、化肥等价格上涨不同,棉花的市场需求也在提高。
但是,由于棉花的替代作用,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加上玉米的减产,以及下游产品的消费需求上升,棉花的市场需求总体表现一般。
而随着全国范围内气温的回升,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下降,不少棉农把棉花种植收益转嫁到了棉花市场,特别是农户惜售情绪较浓的地区。虽然新棉销售进度加快,但是市场供求依然疲软,供过于求的局面很难在2017年逐渐改善,棉价出现上涨。
尽管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但是从播种面积上看,增幅并不大。
2017年的新棉上市首月就已经面临面积下降的压力,因为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预计2018年新棉上市后将以消化前期的库存为主,而预计新棉上市之前,价格会下跌。
当前棉价处于相对的高位,对棉花的支撑作用很强。但是,在国内经济形势出现转折之时,也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撑。
所以,棉价回落的空间非常有限。
种植技术面分析:
1、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就美棉出口存在分歧,不排除在2017年9月的12月1日前后中国取消美国农产品采购许可的可能性。16支棉纱价格走势:行业变迁与市场趋势一览16支棉纱走势:20支棉花产品价格走势图(如图2-2)
1.棉纺织企业终端需求恢复,企业进入放量阶段
2016年11月,国内棉花销售同比增速3.02%,增速高于工业生产增速0.38%,已经步入温和增长期,为2017年储备棉的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17年11月,纺企棉花库存量较大,棉花进口、储备棉库存整体偏低。截至目前,2017年新疆棉均在仓库中交货,但在连续四周下降之后,现货市场采购不旺,库存缓慢增加,现货市场的供需缺口得到明显缓解。
2.消费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棉纺织行业进入传统的纺织消费旺季。数据显示,2016年11月我国棉纺织行业开工率为57.59%,环比上升1.04个百分点,连续两月上升,增幅达到23.18%,同比提高14.29个百分点。2016年1-11月我国棉纺织行业累计完成订单为6227万吨,同比增加49.33%,增幅为4.35%。
3.棉花价格处于振荡
自2017年11月以来,棉花价格在持续低位徘徊,且跌幅在加大。截止到11月18日,棉花期货价格为1611元/吨,同比下跌26.66%。
除了新年度棉花上市前的高开低走,更多棉花贸易企业也因资金占用、亏损等诸多原因,避险情绪大幅升温。
2016年,期货价格经历过两次跌停,主要受国内棉花政策性收购的影响,现货市场价格跌幅较大,期货市场价格更为平稳。棉花价格在经历近四个月的筑底之后,跌幅已经有所收窄,期货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棉花抛储政策调整的预期,以及今年的收储政策。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了3.3%,而棉花产量却增长了4.3%,这些增产能否抵消需求的下降呢?
其次,国内消费需求下滑。2017年,国内消费消费总量在4300万吨左右,消费的减少,仅仅影响了本就偏小的消费需求。国内消费总量为4300万吨,消费需求的减少是对减产的抵消,而从供给看,国内供应端没有太大的变化。
最终,全球棉花市场迎来一场空头大战,2017年11月,以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消费量大幅下滑,虽然但本年度消费量锐减至约为820万吨。全球棉花价格大幅下挫,主要原因是印度棉遭遇收购价格下调,导致减产。
第二,美棉出口大增。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