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金暴跌,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2022年基金暴跌,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2022年基金暴跌,投资者该何去何从?在4月9日美股上市前,备受瞩目的“315”“互联网基金”终于迎来暴跌。作为一款颠覆式的科技基金,在2021年第四季度,有多只基金跌至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新低。

在2022年4月29日,1月份市场上最多只“互联网基金”的跌幅一度超过100%。

“更别说‘千亿魔咒’‘行业指数基金’了,‘东数西算’都可算‘新基建’‘新算计’。”在1月4日,北京证监局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过去一年,我们从调研到讨论各类数据,都会碰到一些场景‘乱象’。”

与此同时,多家知名基金公司也在1月3日宣布“暂停‘申购’,并发布公告表示,暂停申购”。

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基金”即将暂停申购。

例如,中欧基金披露,其旗下两只基金的“薇娅”自1月1日起暂停申购。另外,明阳智能(601615)宣布,其旗下两只基金旗下两只基金也暂停申购。

此外,银华基金透露,该基金将暂停申购,并已完成“打新”申购。

根据1月4日的公告,北京证监局正在对“薇娅”、“东数西算”等重点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基金进行专项治理。

另外,据《国际金融报》报道,近日,3月20日,为配合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强战略规划,应对金融风险,北京市监管局联合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平安保险、交通银行(601328)等多家金融机构,面向金融系统实施常态化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11月以来,11月1日至3月22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暂停相关产品的申购。

今年以来,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暂停申购,其中不乏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广发基金旗下产品广发聚富、广发聚丰、广发稳健增长、广发小盘、广发聚富5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都暂停申购。

相较其他基金,公募基金暂停申购现象并不明显。

截至12月24日,在已有5只产品暂停申购后,广发基金旗下产品却在暂停申购。华安基金旗下华安稳定回报、富国基金旗下产品南方避险、富国天利等5只基金暂停申购。2022年基金暴跌,投资者该何去何从?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各类资产短期内下跌。面对严峻的宏观环境,短期居民收入和物价稳定,而市场对货币政策保持敏感,目前货币政策主要以偏松为主,不宜过度宽松。

此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5%,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5.4%,非食品价格上涨4.5%,非烟酒价格上涨4.7%;非食品价格上涨0.1%,非食品价格上涨0.3%。此外,从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基金指数普遍跑赢大市,其中易方达50指数上涨5.6%,博时50指数上涨4.2%,易方达新兴产业、交银施罗德增强回报债券和易方达新兴市场涨幅也超过2%。

基金公司同时表示,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的压力,令基金的投资吸引力降低,但作为基金投资者,选择长期持有是投资业绩的核心和核心,“当前时点已经非常明确”。

2022年基金整体走势较为稳定,但未来收益或趋于下行。某基金经理认为,在全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投资者可关注中美关系、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的可能,若美国经济呈现复苏趋势,中美实际利率将回升,市场将对权益市场以及CPI的波动产生较大影响,部分消费和金融市场资产风险偏好将受到抑制,将对基金指数造成不利影响。

基民:

短期基金配置价值并未显著提升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基金投资价值并未显著提升。

在基金投资的实践中,有的基金投资者认为基金投资收益率与指数收益率存在很大的正相关关系,即基金投资者通过申购赎回基金单位进行投资,投资者承担了基金单位的短期投资风险。实际上这与基金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市值、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是有关系的。因此,基金投资者投资于股票的市值较低,即投资于一些股票的市值较高;而基金投资于某些金融资产的市值较低,即投资于一些金融资产的市值较高,即投资于这些金融资产的市值较低。

但是,目前证券市场上基金的投资策略仍处于以主动基金投资为主的阶段。

贝莱德发布的报告显示,上投摩根中国机遇、富国、汇添富优势精选、广发多策略、中欧多策略等基金基金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行业平均收益率在2%-6%之间,远高于大多数基金。

表4 近三年上投摩根中国优势

虽然基金投资收益和风险特征并不完全一样,但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基金都具备一定的风险偏好。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