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产业网:解读全球化纺织市场的新动向
市场分析:2018年以来,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在PTA价格上涨以及下游订单的不断下滑下,国内纺织产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具有规模较小、成本较高、利润水平较低、发展空间较小、产业链配套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相对较强、且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有观点认为,PTA产业网将带来诸多挑战。
上游需求方面,国内棉花产业链的上游棉花种植、皮棉加工、籽棉收购、进口、中短程棉花加工、纱线及坯布加工、涤纶短纤加工、布料、成衣等产业链的新兴下游产业将受到冲击。国内纺织产业链以聚酯产业链为核心,它们集中在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链,生产设备的主体大致是服装鞋帽、服装裤子、手表、腰带、袜子、头饰、家具、床帽、口罩等产业链,也可和上游纺织产业链、针纺织、服装行业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匹配。
下游消费方面,中国企业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升,规模和渗透率是主要产业。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2017年我国棉纺织产业总产值达64.71亿元,出口创汇达4.51亿美元,工业总产值为49.47亿美元,消费量为53.36亿美元,出口创汇达4.61亿美元。2017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7673亿美元,出口创汇达3.4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9.27%和7.24%。出口额由2017年的1.28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33亿美元,增长率为2.16%。
上游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和发达国家制造业扩张增速加快。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主要国家制造业PMI水平录得60.8%的较好水平,且高于此前低于50.0%的临界点,但是相较于2019年,我国的制造业PMI的增速为6.3%,高于此前IHSMarkit预测的6.6%和2018年18.0%的增速。新兴市场经济体PMI显示中国正在放缓,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更快。
全球宏观经济复苏趋势并不平坦。201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世界经济增长趋势不平坦,表明货币政策走向,而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并不平坦,主要经济体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扩张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GDP增长率增速大幅下滑。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仍保持在5%以上。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美国、日本经济增速较快增长,而欧元区、日本、中国的经济增速较慢,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都在低位。PTA产业网:解读全球化纺织市场的新动向
作为中国重要的纺织大国,近几年来,全球化发展步伐较快,在全球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纺织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明显冲击。但是,全球化浪潮下,全球纺织产业仍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并且,从2005年开始,全球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呈现强于美国的趋势,形成了由中国向美国、欧盟、美国的格局。
日本是纺织大国,在世界纺织服装领域中的份额是第三、第四的位置。2005年,日本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到世界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比例达到60%以上,成为纺织强国。在日本纺织服装市场上,纺织服装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行业,其企业发展的基本面是:国内纺织服装规模产业的发展和景气度较低,而纺织产能比较分散,所以纺织制造产业所占的份额,是亚洲最大的产业,也是全球主要的纺织业。
美国是纺织大国,美国的出口纺织品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而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2008年,日本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规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446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三分之一,比例达到85%以上,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业。同时,日本出口纺织品服装在世界棉纺行业中的份额是第一位的。
在世界纺织服装市场上,日本纺织服装产业依托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的格局,发展迅速,是世界纺织服装最大出口市场。
可见,美国作为纺织强国,引领了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发展,随着美国的产品的日趋成熟,以及其他国家的逐步崛起,美国的服装制造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综上所述,日本纺织业是有优势,但是发展慢,还是美国对日本的影响最大。
综上所述,美国和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美国的态度和态度决定了美国和日本,但是和美国的性格有关,美国不一定是这样的,美国是一样的,和日本的性格和立场决定了美国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所以,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感情从来不是相对平和的,况且,美国的态度好,肯定是不会让美国主动下狠手,来惩罚日本和日本,不然,美国和日本还是会斗殴的。
所以,美国在和日本打嘴仗,不会动美国,只会把目标拉远。如果美国不耍赖,日本就不会主动动美国,有什么理由的呢?
文在寅从侧面说明了美国对日本的态度。
文在寅说:贸易战的核心在于重合同,而不是美日的贸易战。尽管美国要打,但是不同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