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探究背后原因
为什么中国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探究背后原因主要有两点:
1.需求: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受石油消费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影响,当前,我国的石油需求大幅增长。虽然我国国内石油需求总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国际石油价格有了超过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进口量也在增加。
2.产油国:OPEC在2017年第1季石油市场报告中预测,2017年的国际石油价格平均为每桶84.70美元,2019年的油价平均为每桶60.55美元。上半年国际油价涨幅超过20%,以外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均大幅增长,其中在此期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则大幅增长至187.67万桶/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2.95%。
以上分析是由于,OPEC在12月份的月度报告中预测,其国家及其成员国的石油出口量可能增加150万桶/日,将进口量增加至2180万桶/日。
二、国际石油基准价格影响因素
国际石油基准价格对OPEC的原油价格至关重要,国际石油基准价格影响着OPEC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中,OPEC的石油产量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对OPEC成员国来说,国际石油基准价格对OPEC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影响至关重要,OPEC石油产量与全球石油价格密切相关。国际石油基准价格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全球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增长三部分组成。其中,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1、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石油产量:
其产量为2383万桶/日,比2017年增加290万桶/日。
2、非OPEC石油供应:
非OPEC石油供应(包括凝析油、OPEC、中东及非洲国家)占全球石油总供应的50%,非OPEC石油产量占全球总供应的52%。
3、非OPEC石油供应:
非OPEC石油供应(包括页岩油、加拿大、挪威、巴西、圭亚那、圭亚那、伊朗、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加拿大及苏丹)占全球非OPEC石油供应的10%,加拿大占全球非OPEC石油供应的25%。
非OPEC石油供应(包括美国、加拿大、挪威、巴西、哥伦比亚及刚果)占全球非OPEC石油供应的25%。为什么中国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探究背后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为了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石油产品的市场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的石油需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品。中国石油消费量占比是世界最大的,消费量也是最大的。
第二,为了争夺石油定价权,中国的石油定价权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现在中国有这样的想法,当石油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上来了。从短期来看,中国石油市场的价格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对石油需求量大,而且供不应求,就会吸引市场的投资。
第三,有的地区就是中国的石油消费国,所以中国石油定价权偏弱,主要是因为中国石油作为一个消费大国,有很大的话语权。而美国就是由于美国的科技话语权强大,而中国石油定价权偏弱。
第四,中国石油是生产和销售大国,中国石油消费量大,在国际上又因为石油价格受压,所以会一直拖着。
第五,中国石油目前的价格,已经不具有竞争力,更别说属于垄断行业了。所以说,中国的价格没有优势,也不具有投资价值。
因此,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各方主体利益的左右,未来价格有可能会低到很低,有可能,甚至亏本。
只有国际石油价格高,才能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这个问题,有人说,中石油、中石化,但我认为都不算。
这个问题,在长期和短期,肯定是要看企业经营状况,也要看未来的市场发展。
要看企业经营情况的,可以看美国的石油产量,美国的页岩油开采,都是很重要的,况且,价格,至少也要有“进口”。
这就好比,中国的石油进口,其实是很有优势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口商的成本很低。
即使不是纯粹靠原油生产,价格也是从上游赚来的。
这一点,一定要看企业的经营状况。
如果企业经营中,这些企业有较强的竞争力,更有竞争力,那么,也一定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利润增长点的。
反之,如果这些企业经营不善,甚至亏损,那么,这些企业未来还将会大概率继续生存下去。
当然,有“生产”的,也有“工业”的,都是一个好的经营方式,至少都不会有太多的“工业”,不能盲目从这个角度来看待。
要看企业的经营状况。
看企业的现金流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