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期货:解读市场波动背后的关键因素
化学原料期货:解读市场波动背后的关键因素
化工原材料期货:随着南美洲干旱天气的到来,南美减产担忧加剧,原油期货创出自2011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但对未来油市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担忧,推动原油价格走高。全球范围内,非洲、美国和亚洲,以及巴西等国供应继续中断,增加了石油供应。
如果天气不好,下一个高温天作为主催化剂,我们可能会更高的价格,甚至会突破100美元/桶。所以,在油价大跌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还是依靠石油库存,而且相对来说,当前的库存量也处于历史高位,因此,我们要关注的是未来库存可能会下降,但不可能像2009年那样每天增加50万桶。最重要的还是,天气预报机构认为,石油市场仍可能存在严重的供应短缺。油价的暴跌使得发电厂和炼油厂不得不提前采购一些石油。
黑色系:供应充足需求不足,负反馈仍在
原材料市场价格在2009年开始暴跌,因需求减少,电厂发电量与日俱增,但是,随着年末的到来,钢厂没有大幅的检修。在此期间,螺纹钢的产量在6月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入7月以后,随着采暖季的到来,钢厂开工率迅速下降,但是钢材的产量并没有因产量下降而大幅下降。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钢厂开始复产,钢材产量在5月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导致钢材的库存水平持续攀升。
实际上,从需求端来看,房地产的情况并不好。目前来看,房地产的形势已经转好,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回暖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钢材的需求明显疲软。但是对于钢材来说,无论是房地产的投资还是空调的需求都呈现出相对较为强劲的恢复态势,而这也就意味着钢材的需求仍将维持持续增长。
从出口方面来看,全球需求开始企稳,这就意味着全球的出口都将有所好转。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疫情导致的进出口活动降低,钢材的需求将继续维持增长。
但是,实际上,海外的需求短期内很难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其原因是,全球库存偏高。而且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将会使得全球的钢厂出口难度增加。海外市场需求更加旺盛。但是,对于终端需求来说,其也更多的是“随着钢厂的复产,出口也会有所恢复”。这样,国内市场的需求就会进一步释放。
此外,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也不会非常糟糕。化学原料期货:解读市场波动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供给端,一方面,持续的高产量压低了化工品价格,另一方面,国内外库存均处历史低位,化工品价格大涨必然会传导至中下游。
从品种结构来看,塑料-PP-PVC、PP-PTA-PVC、乙二醇-苯乙烯-PVC、白糖-PTA-PP、甲醇-PVC三大品种主要的基本面上都存在相关性的共振,而目前市场都聚焦在宏观和基本面的二季度报告。
由于美联储利率决议及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7月加息25个基点,从加息周期开始到减持周期结束,由降息、紧缩到加息到紧缩循环都在发生,因此美联储3月份加息只是加剧了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的恐慌,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将对美联储的加息行为反应,甚至会在加息之后才会进入缩表,从而导致流动性紧张。我们在后期需要继续关注美联储对于需求端的观察。从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加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提振美国经济。一是保持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在相对低位,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进行调控,因此加息周期通常被认为是决定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核心要素,所以在本轮经济周期中美元回落的概率非常大,一旦美联储出现大幅紧缩,则对美国国内经济增长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元的回落往往也代表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结束。从2014年到2015年,全球央行从净购买转为净购买,而中国的净进口也从高位回落,但是2015年开始,全球央行逐步增加净购买,从2016年开始美元大幅回落,2017年美元出现明显走弱。
根据以往的规律来看,美元价格在充分计价美联储加息后,开始回升,2017年上半年,美联储加息时,美联储升息,中国对其进行加息,随着加息的结束,国际货币宽松环境的终结,届时美元汇率在2016年中期开始明显回落,并逐步下降,美元相对其它货币的贬值,有利于中国的经济。美联储加息后,美元的走弱将对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会导致美国本土通胀上升,从而对美国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全球经济较为疲软,大宗商品价格大跌,企业利润回落,加上美国高通胀对美国经济冲击力越来越大,同时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国内的通缩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利好美联储加息的进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