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回顾: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

去年今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回顾: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

去年今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回顾: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

今年我国一直保持对外贸易增长的势头,与出口同步增长,在面对全球变局时保持外贸畅通,且创出了历史新高,这是与国内增长放缓、国境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增长放缓以及汇率波动的关系密切相关的。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进口保持高增长的良好态势,虽然经济增长不景气,但出口增长保持了高景气度。

然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风险不断,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风险频发,叠加季节性特征,外贸发展态势不稳定。我们要稳中求进,将促进外贸“逆周期”和国际贸易便利化,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中坚力量。2019年,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务贸易市场,我国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服务业,带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2020年,我国在全球的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2%,在全球的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9%。

近年来,我国在服务业的全球化改革浪潮中,稳步推进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将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服务。其中,国家密集出台的产业转移措施,带动中长期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便利化的政策建设,体现了一系列推动现代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安排,有助于将我国吸引力逐渐向国际化转移。

《第一财经日报》:世界银行在一些情况下将“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定义为“用先进的标准判断一家公司在何处,并确定它们”,这一含义是否可以作为下一阶段衡量标准?

肖钢:在发达国家,“通用标准”可以简单理解为以标准或相近的标准来计量一家公司是否符合国际标准。“通用标准”可以简单理解为标准相对于一般标准,通过与非通用标准的“补偿”,与当前的“标尺”相对,来衡量一家公司是否符合标准。

我们先来看“国际上通用标准”,联合国国际通用标准主要是依据同一标准来计量,比如我们根据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计量一家公司是否符合标准,比如他们在工业化、服务业、教育业、运输、制造业、公用事业等方面,基于的是数字化标准,比如他们在现代服务业中,基于的是成熟标准,比如他们在农业、能源、交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国际标准”,基于的是社会的标准。

我们再来看看“国际上通用标准”,联合国国际通用标准主要是依据现代服务业中的标准来计量,比如他们在经济、金融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标准”,比如他们在制造业中,他们在军事、科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标准”,基于的是自由标准,基于的是自由标准。

我们再来看看“国际通用标准”,“国际通用标准”主要是根据这一标准来计量,去年今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回顾: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今年的贸易政策如何?

为实现更快增长,2020年1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稳字当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于市场担心的人民币贬值,市场人士认为,国内的经济政策走向已经开始对“中国制造”“进出口关税调整”政策转变为“出口品类产品及国际合作出口”的政策基调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由于疫情影响,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下调至8%。这是中国今年以来第5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较大幅度下调的“麻辣粉”。

根据人民银行相关金融数据,去年外汇占款在全球的比重,从年初的12.9%下降到34.9%。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外汇占款同比将进一步下滑至13.5%,同比将下降10.1%。

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影响是积极的,但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取决于市场反应。目前看,美元指数在过去几个交易日的涨幅可能已经超过了0.5%,反映了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预期并没有那么乐观。若美元指数跌破93.5附近支撑,可能会造成阶段性的反弹。从外部的角度看,如果人民币汇率走势强于美元指数,可能会造成阶段性的贬值,但如果美元指数明显强于美元指数,则会导致中长期的贬值,美元指数仍将保持在100附近。

中国汇率“双轨”机制仍然有效

在国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推动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的机制仍然有效,相信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以6.9%的涨幅创下历史新高。

“在国际收支格局不变的情况下,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会出现大幅贬值。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会稳中有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央行在9月16日发布的最新外汇汇率分析报告中表示,人民币中间价持续“贬”,汇率干预逐步成为常态。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指数报6.9998,环比涨幅为0.1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月末下调2.10个百分点,创下自2011年6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主要是由于美元在全球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加息预期间的“双向变动”造成的。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