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分析:最新信息揭示市场走势

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分析:最新信息揭示市场走势

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分析:最新信息揭示市场走势

从今年我国棉花产量来看,棉花产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今年新疆地区棉花产量同比下滑。首先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新疆棉花产量减产25万吨,为5个产棉省之一。其次,目前棉花的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目前来看,在前期降雨、前期低温天气下,棉花单产与去年持平。

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5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4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服装出口总额为773.9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服装出口金额为432.8亿美元,同比增长43%;棉纱出口额为266.9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服装出口金额为181.4亿美元,同比增长3%;服装出口金额为165.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服装出口金额为304.7亿美元,同比增长2%;服装出口金额为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服装出口金额为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

再来看,尽管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由于出口增长较为稳定,这也将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形成正面的支撑。

其次,当然,当前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依然在主要出口国之上。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内物流恢复正常,纺织服装的出口消费已经开始反弹,且在近期召开的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至于近期公布的数据,美国贸易摩擦将进一步扩大,企业面对的成本压力更加凸显。为了遏制贸易摩擦的进一步蔓延,美欧贸易摩擦的缓和是本轮美欧贸易摩擦中最为突出的话题,虽然以缓和摩擦为主,但也将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四,从纺织品服装出口看,疫情的影响将逐步扩大,国内经济的复苏情况将有所改善。根据有关机构统计,2020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但由于疫情的爆发,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到明显的冲击,同比增长率为1%,较上一季度降低了1个百分点。

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加,从商品生产者来看,疫情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可能增大。疫情爆发前,我国的GDP占比仅为8.9%,而疫情爆发前,我国GDP占比已经超过了5%。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一旦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市场上可能出现相应的补涨。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分析:最新信息揭示市场走势短期对棉价利多

棉花播种进度顺利,棉花正处于生长期,2018年植棉面积有望小幅增加。国家发改委调查显示,2018年新疆棉花总产量或在1.35亿吨左右,同比增加2.7%,但总产量增幅不足。同时,棉花现货价格稳定,储备棉销售进度为90.9%,较去年同期提高1.6%,为国产棉最大替代品。从期货仓单日报来看,仓单流出数量不及棉花,或表明郑棉仓单流出数量明显高于2016、2017年,说明郑棉仓单流出数量超过棉花,目前棉花的供应压力较大。目前棉花供需结构中,棉花供应将长期处于偏宽松状态,预计价格震荡偏弱运行。

中美贸易谈判传出佳话,为美棉加征关税市场预期乐观。11月16日中国外交部宣布中美经贸协议签署后,市场乐观预期乐观,使得国内郑棉期价连续走高。从郑棉持仓结构来看,空头优势大幅增加。目前仓单已经超过60万吨,现货采购明显增加,预计郑棉期货1901合约短期内将维持强势,并有望进一步走高。但由于中美贸易纠纷的持续,当前的郑棉并未出现有实质性进展,建议短线谨慎做多,以逢低做多为主。

临近交割,仓单加速流出,可做空。自8月中旬开始,仓单累计注销49.5万吨,10月底仓单数量已经连续6周下降,截至11月19日,仓单库存已经减少至36万吨。与之对应,郑棉1901合约当周成为郑棉期货1905合约的交割月。仓单的大量流出也预示着短期郑棉仓单将继续流出,后期仍存在流出压力。

不过,从季节性来看,10月底前,郑棉仍将呈现季节性上涨。由于国内临储棉的大量拍卖,对现货市场构成压力,棉市仍有一定的支撑。不过,市场预期今年春节较晚,期间的不确定性将成为拖累棉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纺织厂开工率维持高位,终端消费逐步回暖,期间仍需关注棉花出口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进口棉总量达到86.5万吨,同比增加5.9%,主要原因是新疆棉、高等级棉量偏多。受贸易谈判和美棉上市的影响,国内棉价将振荡下行。

在国内纺织企业对进口棉依赖有限的情况下,近年来进口棉及国产棉价格均表现坚挺。但从棉纺企业的采购和贸易情况来看,棉花价格的上涨势头迟迟没有改变。

纺织行业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下游订单较少,纺企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对资金短缺的局面开始出现缓和。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