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下,动力煤保供成为重中之重

新能源时代下,动力煤保供成为重中之重

新能源时代下,动力煤保供成为重中之重。

2021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的通知》,提出:深入推进能源供应保障工作,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实现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建立健全煤炭消费约束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在这一消息出来后,国内动力煤期货大幅回落,5月以来累计跌幅超过20%。

中国煤炭资源网分析,动力煤产量的波动造成我国的动力煤进口依赖度持续上升,而煤炭对外依赖度的上升却将使得我国的动力煤供需失衡,也是影响我国动力煤价格运行的主因之一。

此外,今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整体的利润水平持续向好,其价格表现韧性依旧显著。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煤炭生产1095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进口煤炭606万吨,增长16.3%;出口煤炭290万吨,增长19.4%;1-11月份,我国进口煤炭1309万吨,同比增长15.0%。

国内动力煤价格的大幅波动也进一步影响着煤企。

近期,动力煤期货大幅下挫,由于港口库存偏低,贸易商普遍捂盘惜售,而产地山西、陕西地区的部分煤矿的产量有所下降,特别是煤矿的产量明显低于预期,销售难度加大,企业和贸易商均采取降价销售措施。

数据显示,1月1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59元/吨,较上期下行5元/吨,跌幅近9%。这已经是煤炭价格连续3个月下挫,产地的煤炭价格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10元/吨。

更关键的是,动力煤期现货价格本轮持续回调主要受产地煤炭销售需求持续偏弱的影响,产地煤炭销售形势逐渐好转。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消息,10月份全国煤炭销量累计为4795万吨,同比增长17.7%;其中,1-10月份全国煤炭销量累计为1780万吨,同比增长8.8%。

日前,煤炭市场运行在连续调整的形势下,下游需求疲软,“暖冬”到来不无希望。在当前的能源市场环境下,煤炭企偏去库存已成为常态,但在需求疲软、供给侧改革对煤价的影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市场矛盾依然突出,煤价下跌已成为必然。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看,2015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煤炭行业并无改变,在中长期“去产能”任务下,煤炭行业要回归“供给侧”,而是要转变产业、转变市场、转变产业竞争力,促进“三淘汰”。新能源时代下,动力煤保供成为重中之重,一系列政策在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日益成为政策优先考虑对象。

需求旺盛促使煤炭供需偏紧

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速明显提高,居民用电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煤炭产能加速释放,去年以来煤价大幅下滑,国内煤炭行业在供给侧改革、煤价下行背景下价格也随之回落。同时,发电量显著增加,火电企业呈现明显增量,部分时段出现阶段性停产。

进入二季度,随着供需偏紧的态势得到缓解,产地以及港口产能加速释放,煤炭市场供需格局改善,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偏紧,价格呈加速上涨的趋势。

煤炭市场供需偏紧

进入二季度,市场供需偏紧态势得到缓解,煤炭价格止跌回暖,甚至再次出现上涨。但下游采购和补库节奏慢于往年,采购需求带动煤炭市场需求回暖,企业采购积极性下降,煤价整体呈下跌趋势。上半年,煤炭市场呈现供需两弱局面,煤价跌幅普遍超过15%。

8月以来,随着能耗双控措施对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减弱,企业开始加大生产,煤矿产量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为4515万吨,同比增长14.0%,累计同比增长6.4%。

9月1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理事长、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吕拥政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8%左右。

与8月底的预测相比,如果煤炭市场供应偏紧,在能耗双控的背景下,预计8月份煤炭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仍然较高。

未来煤炭行业供给收缩预期还在

在吕拥政看来,今年煤炭行业供给收缩预期还在,预计国内煤炭市场供给收缩的幅度要大于需求收缩幅度。此外,276个工作日的严格执行还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煤炭供需偏紧。

吕拥政说,煤炭供需错配将在四季度左右得到修正,煤炭价格波动中枢有望上移,全年市场价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未来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增强调控能力和服务煤炭经济发展的能力,确保煤炭供应,确保煤炭价格稳中有降,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能源安全保供。

《方案》要求,2021年四季度煤价总体稳定,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煤炭消费减少5000万吨,使煤炭价格水平稳中有降。

吕拥政表示,煤炭生产是关系民生、关系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煤炭消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生产资料,是价格稳定器和稳定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必须保证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