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炭素半年报预告2022:稳健增长态势引领行业发展势头
方大炭素半年报预告2022:稳健增长态势引领行业发展势头加速
6月17日,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大增,全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这次疫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汽车企业的政策补贴给力,为国家“双碳”战略,“双碳”战略,无疑让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为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中信证券研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81.4万辆,同比增长56.6%;累计销量为409.2万辆,同比增长76.7%;累计产量为166.4万辆,同比增长29.1%;累计销量为303.9万辆,同比增长79.5%。
另外,中信证券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2022年达到2450万辆的高增长水平。
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增,中信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逻辑没有发生变化。目前,电动车正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增长点,未来20年,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锂电材料用镍量将大幅增长,2021年锂电材料用镍需求将在17万吨左右,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14万吨,2020-2030年的复合增速预计在35%。
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近期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一波显著增长。11月28日,上汽集团发布《关于更新乘用车和轻型客车的政策通知》,10月30日,乘用车、微型客车、智能汽车的乘用车、轻型客车、微型客车、中轻型客车的乘用车、微型客车的上汽通用五菱(600790)已启动批量预售,预计将于12月底正式上市。
业内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电池和电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行业盈利有望达到130亿元。
同时,中信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2年将持续向好。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全球性增长的市场。上汽集团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0万辆,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倍。
《指引》提出,2025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有望达5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50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0%。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9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00%。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20万辆,行业增速达到40%以上。
东吴证券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保持持续高景气,整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
电池、电机等“茅族”涨价 “宁王”大跌?
记者了解到,方大炭素半年报预告2022:稳健增长态势引领行业发展势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及中钢协信息发布会: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规模同比增长7.2%,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规模增长11.2%,化工和非金属矿业增长9.7%。10家骨干电解铝企业上半年平均实现利润总额合计3780元,同比增长26.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利润合计4159.55元,同比增长3.9%。
供给方面,“碳达峰、碳中和”主线贯穿2021年全年,需求旺季叠加供给端压力,全球铝市供需呈现偏紧状态。供给端,上半年原铝产量同比增长4.4%,去年、三季度铝供给都大幅增长,特别是印尼、智利和印度为主要贡献来源。今年“双碳”目标任务顺利推进,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正式提出电解铝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减排要求,以降低社会对于减排的重视程度。需求端,国内能耗双控政策对下游需求影响加大,同时海外疫情反复仍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海外订单有待观察,整体订单下降明显。
成本方面,今年上半年国内铝生产产能保持稳定,但原铝价格在高位运行,下游客户对铝价下跌持观望态度,现货成交不及去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需求逐步恢复,铝价有望迎来上涨行情。供应方面,10 月份电解铝产量 6.9 万吨,同比增长 4.2%,由于新投产能投放和检修增多,11 月份电解铝产量小幅回落,但供应端在四季度可能有小幅收紧的预期,供应端的干扰难以对电解铝价格形成持续性影响。价格走势方面,12 月份国内电解铝现货价格稳中有涨,临近年底,国内社会库存有所下滑,但由于前期进口货源价格倒挂较大,目前进口窗口尚未打开,1 月份国内铝锭进口窗口也已打开,供应趋紧预期仍在。整体来看,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好转,消费端继续向好,同时,有色金属整体供应端存在改善预期,现货价格继续上行空间较小。操作建议:短线交易为主。
风险点:宏观刺激政策超预期;库存回升不及预期。
铜:铜价持续走高,短期料延续高位震荡
宏观面概述:昨日日内,内外铜价走势分化。有色板块延续分化,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格涨幅为0.59%,收报43910元/吨;沪铝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格涨幅为0.18%,收报16045元/吨;沪镍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格涨幅为0.15%,收报94650元/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