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探寻棉花期货贴吧:纺织行业风向标

炙手可热探寻棉花期货贴吧:纺织行业风向标

炙手可热探寻棉花期货贴吧:纺织行业风向标,纺织行业风向标惠农政策,棉花期货渐行渐近现实

纺织行业风向标,终于走进了现实

今年以来,全球商品期货及金融衍生品市场迎来了最强大的“鲶鱼”效应。近期全球主要期货品种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已经连续8个月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1月1日以来,1个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增幅都超过25%。

棉花期货的发展,也离不开棉花期货和棉花期货的关联。棉花期货上市以来,在郑商所、上期所和中金所在全国棉花期货交割仓库的全力支持下,棉花期货品种“抢先上市”并已被各方接受。

郑商所棉花期货上市以来,几乎没有遇到过哪个期货品种能在新棉上市初期“呼之欲出”,唯一能够打破现有期货品种进入棉花期货市场,在新棉上市初期便能够极大程度上保证和引领棉花期货市场的发展。

据了解,棉花期货交易规则的制定与创新,让棉花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首个棉花期货合约,上市以来,棉花期货交易所交易保证金水平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市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为产业企业提供更灵活、便捷的风险管理工具,棉花期货的运行方式进一步丰富。

棉花期货的上市不仅能为棉农提供更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也能为涉棉企业提供更好的避险工具,为棉农带来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增强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棉花期货上市以来,郑商所坚持秉承服务棉花产业发展的宗旨,从棉花产业企业、涉棉企业和期货机构中“走出去”,助力企业稳健经营,发展棉花期货业务,积极支持棉花产业的稳健运行。下一步,郑商所将继续支持期货市场不断完善棉花期货市场功能,努力拓展期货市场的功能,更好服务棉花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双碳”目标及新能源等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品种都需要高度关注,同时还需要结合棉花市场供求关系、市场参与者结构等多种因素,进一步优化相关规则设计,不断增强棉花期货市场服务棉花产业的能力。炙手可热探寻棉花期货贴吧:纺织行业风向标

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15年后,棉花市场又一次迎来一次价格暴涨。

市场在剧烈波动的当下,无论是棉花、棉纱等品种,还是上游的棉纺织、化纤等下游产业链,都在为着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做着准备。而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尤其是棉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在把自身的命运攥在手里。棉花产业链的上游有棉纺、棉服、棉布、棉花深加工、棉丝、纤维板、复合材料、服装鞋帽、原料、饲料、丝织品等。作为棉纺产业链各个环节最上游的核心,棉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者才能站得高。

据记者了解,随着新疆棉花资源的开发和出疆政策的支持,这使得以棉纺织、棉布为代表的棉纺产业链从单纯的产品延伸至了更多的产品附加值,相关企业也逐步从简单的贸易商变为了下游零售商,进一步拓展了棉花产业链。

实际上,作为棉纺产业链最大的上游,棉纺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要对产业链的供需变化做好自我调节的预判。比如,国内需求不断增加,棉花需求不断增加,且棉花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基本保持稳定。此外,在当前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面临需求扩张,供应偏紧的局面,棉纺织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持续提升,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郑商所在中国棉花协会和棉花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产品交割制度,推出仓单串换制度,缩短棉花期现价格收敛时间,便利企业、纺织企业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抢先入市”。棉纺织产业链期货品种推出后,涉棉企业避险需求进一步增强,参与棉花期货的企业数量和参与度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底,郑商所仅有6家企业参与棉花期货交易,期货仓单及商业库存均超过100万吨。棉花期货上市一年多来,运行平稳,在市场规模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仓单数量和市场持仓规模不断提升。

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物流分会和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7月底,棉花期货累计成交176.6万吨,成交金额占郑商所总成交量的12%。其中,棉花期货累计成交63.1万吨,成交金额占郑商所总成交量的13%。棉花期货的市场规模为全球最大,棉纺织产业链的集中度较高,而棉花期货的涉棉企业分布分散,产业客户结构单一,实体企业的参与较为困难。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